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您的位置 : 首页 > 现代都市 > 贾桓项少龙勇猛果敢小说全文免费阅读

第51章 十六岁的贾桓,何惧之有?

发表时间: 2025-01-24

楚清宫中。

正雍帝带着满腔怒火回到了寝殿,勃然大怒。

“啪!啪!啪!”

一件又一件瓷器被扔到地上,砸成碎片。

从项禛登基以后,这种事发生的越来越多,楚清宫内的太监、宫女都习惯了。

甚至因此特别嘱咐景德镇那边烧制比较容易砸碎的陶瓷器皿,方便正雍帝解气。

“混账,球囊养的腌膀东西,他怎敢,他怎敢这么做?!”

殿内不断响起正雍帝的咆哮声。

楚清宫内相苏培盛和妖人邬思道都默契的没有上前打扰。

就这样眼睁睁看着正雍帝发泄了一通,而后气喘吁吁的蹲在帝座前。

毕竟快四十了,不比年轻人,折腾没一会就累了。

“咯吱!”

这时,邬思道才缓缓的移动轮椅过去。

正雍帝看见他过来,脸上露出苦涩表情:“先生。”

“你说朕这个皇帝是不是做得很窝囊,没有权利就算了。”

“现在连臣子都欺负到朕的头上来了。”

“那个竖子想干什么?”

“聚拢了开国一脉,殿上杀人,无诏调兵,他要造反吗?”

今日清晨朝会,从景阳钟响起的那一刻开始。

多少情绪积压在正雍帝心头,让他再也无法承受这种屈辱了。

先是辽东剧变,义忠亲王在后面耍阴招,小手段,再是贾桓逼宫,开国一脉联手发难。

最后,只能眼睁睁看着贾桓带人扬长而去,留下烂摊子让他收拾,正雍帝心中多么憋屈。

邬思道沉吟着道。

“贾桓此子,的确不凡。”

“剔除隐患,整合开国一脉,这本就是贾家身为开国勋贵之首,应该做的事情。”

“太上皇和太祖削弱贾家,那是因为当初开国一脉独大,无人抗衡。”

“可如今,元丛一脉虎视眈眈,文官亦不为陛下驱使,还有义忠亲王在后紧逼。”

“整合过后的开国一脉才能对抗三者,这难道不好吗?”

“陛下以为贾桓不过十六岁,造反有何用?”

邬思道笑着说道。

天下可不是那么容易坐的。

别说是十六岁,就算是二十六岁都未必有人认可。

要想坐稳天下,那亿万万臣民,官员、士绅、军队,哪个好相与。

就凭贾桓,手里不过三千大雪龙骑,而大楚天下光是地方卫所三百,一百五十万人。

还有坐镇各地的亲王护卫,加在一起也有不下二十万人,金陵、神都数十万军。

自太祖重整大明江山,一统天下以来,近一百年,历经三代皇帝的不断经营,早已在民间树立了皇室的印象,贾桓现在要是造反,开国一脉及十万征东军必然反戈一击。

除非他疯了!

“那你说,他今日所为何意?”

面容阴沉,正雍帝沉声道。

他始终忘不了今天金銮殿上的那一幕,简直是毕生之耻。

迎着正雍帝的目光,邬思道笑了笑,说道:“不过是小儿意气。”

“陛下将其父从府内赶到了玄真观,这般作为,为人子如何能看得过去。”

“你的意思是他在替贾敬出气?”正雍帝似信非信的看着邬思道。

“当然。”

“陛下可曾从血滴子那得来贾府的消息。”

“贾桓其人虽年少封侯,但终究只是十六岁少年。”

“贾家最近被他闹了个底朝天,杖毙十几个家奴,甚至当堂杀人。”

“陛下难道不觉得今日之事和贾府很像吗?”

邬思道意味深长的说道。

闻言。

正雍帝眼中掠过一道精光。

血滴子在贾府获取的消息的确不少,而那些消息,他也曾见过,只是没有像邬思道这般深究。

此时细细想来,那日贾桓于荣国府正堂杀人,面对的是一众贾府长辈,甚至还有贾母。

今日殿上杀人,面对的文武百官及皇帝。

前者为了给姊妹出气,后者若是说为贾敬出气倒是极为合理。

“先生前言何意?”

“贾桓既然是替贾敬出气,又怎能为朕所用。”

“须知义忠亲王那里,贾敬每年都孝敬五万两银子。”

“多亏了贾敬,将作营现在的规模,就连血滴子都比不上。”

“恐怕除了父皇的潜龙卫,天底下没有哪一只间者机构能比得上将作营了吧。”

说到这,正雍帝眸底掠过一抹杀机。

将作营的成立比血滴子早很多,那时候的正雍帝为了在太上皇面前表达恭顺的形象,根本不去捞钱。

因此,远远比不上十四皇子的发展速度,更何况十四皇子背后还站着贾敬,贾敬就代表了当时的贾家。

发展起来的将作营实力极为可怕,接连挫败了太子、八皇子,为十四皇子排除竞争对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柱,就连正雍帝当年都曾差点陨落在将作营手中。

“陛下。”

“天下间何尝有真正的盟友?”

“无非是利益捆绑在一起。”

“贾敬支持义忠亲王,也是不得已而为之。”

后面的话,邬思道虽然没有说,但正雍帝已经听出来了。

要不是他苦苦相逼,贾敬何至于如此?

“其实,今日殿内发生的事情对陛下来说是一件好事。”

“???”

正雍帝脑海上冒出大大的疑问,被臣子欺负了,还是好事。

“兵部侍郎曹膺是义忠亲王一党少有的骨干,失去了他,义忠亲王就失去了插手兵部的机会。”

“就靠那些陈年旧将,义忠亲王能翻得起什么大浪?”

“再说了,经此一事,贾家同义忠亲王的合作算是彻底崩了。”

“难道这不是好事?”

邬思道补充道。

顿时。

正雍帝眼前一亮,剪除了义忠亲王,又把贾家成功拉回到了平行线上。

这么一说,的确是件好事。

“陛下,既然贾家不与义忠亲王结盟,那这便是机会。”

“只要能拉拢贾家,借助逐步崛起的开国一脉,什么文官、什么元丛都不在话下。”

听到这里,正雍帝不由得露出苦恼神色:“先生。”

“贾桓属石头的,油盐不进,要想拉拢贾家,何其难。”就在刚刚散朝的时候,潜伏在贾家内院的血滴子就传来了消息。

贾家两府得了贾桓的命令,于今日开始关府,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。

也就是说,就算别人想算计贾家,那也得有机会可寻。

“非也,非也。”

邬思道摇了摇头,意味深长道:“贾家不同于贾桓。但拉拢了贾家的确可以让贾桓站到咱们这一边。何须非得亲自拉拢他本人?”

“陛下在楚邸便只有皇后、两名贵妃陪伴,登基以后更是勤政爱民,根本无暇顾及后宫。”

“后宫未免有些凋零,可以适当的添些新人,热闹热闹。”

这番话彷佛为正雍帝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。

正所谓出嫁从夫,只要他能娶几个世家小姐,还怕拉不到队友吗?

“苏培盛。”

“宫中可有勋贵女。”

很快,正雍帝就想到了其中关键,开口询问。

“禀陛下。”

“贾氏元春,出自荣国府二房,其父是工部员外郎贾政,任女史。”

“吴氏芳,出自平西侯府,乃是平西侯吴应熊的嫡女,任典言。”

“田氏沁,工部侍郎田文镜之女,任典乐。”

楚清宫内相苏培盛更是机警,一下子将符合条件的宫中女子名字和户籍都念了出来。

话音刚落。

正雍帝脸上立马露出了笑容。

三名女子分别出自开国勋贵、元丛勋贵、文官一脉,倒真是巧了。